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学时: 60 理论课学时:60 实验课学时:0
课程学分: 3
开课单位: 检验医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开课时间: 第二学年
主讲教师: 郭俣
授课对象:相关专业研究生
预修课程: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
课程简介:生物分子作为生命存在的基础,其结构、功能、数量及存在部位的异常和一些重要的生化反应或过程紊乱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微观分子的角度来研究生物现象,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于生物学的其他专业之中,属于基础性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本课程主要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反映国内外热点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望目标学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学科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的学习,巩固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开拓视野,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同时,基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开设对象的特点,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育人目标,结合国家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时代背景,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上进心,更好地实践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肿瘤发生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掌握】肿瘤的本质与基本特征,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相关代谢物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机制。
【熟悉】肿瘤发生发展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以及运用这些过程去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学说。
【了解】常见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功能与相关肿瘤,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突出成就。
【思政目标】以《中国科大研究揭示肿瘤代谢基因调控的新机制》切入点,解释介绍我国取得的突出成就。通过讲解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的取得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有能力跻身于国际生命科学前沿,进一步重塑学生的民族自信、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二讲 肿瘤治疗和炎症反应中的巨噬细胞极化调控
【掌握】巨噬细胞M1与M2型的极化与调控。
【熟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类型及作用; 炎症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类型和作用。
【了解】在肿瘤治疗中和控制组织炎症中,如何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
【思政目标】要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思辨的逻辑性与完整性。
第三讲 肿瘤的精准诊疗
【掌握】精准诊疗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
【熟悉】通过精准诊疗系统优化人类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原理和实践。
【了解】现代分子医学(个体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
【思政目标】以结肠癌为例,指出从肿瘤的早期诊断,到精准治疗,到疾病管理,每一步都在患者需求和现有诊疗方法之间存在巨大的技术鸿沟,需要通过一代代医疗工作者、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探索,从而强调科研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奋斗精神。
第四讲 circ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掌握】环状RNA的定义、形成机制、环状RNA的检测方法、生物学功能
【熟悉】环状RNA的来源、引物的设计、环状RNA与疾病的关系
【了解】真核生物RNA的合成、前体RNA的加工
【思政目标】 通过环状RNA与miRNA、lncRNA、蛋白质等相互作用的机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以及集体主义精神。
第五讲 mi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掌握】miRNA的调控机理,miRNA在炎症模型中的调控作用。
【熟悉】炎症中miRNA的作用方式,炎症模型的构建。
【了解】在炎症组织中,如何调控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
【思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阅读科技文献的能力,并能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具体科研问题。培养学生对前沿科学问题的正确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第六讲 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
【掌握】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线粒体基因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线粒体基因组的获得方法,线粒体基因组在物种鉴定中的意义。
【熟悉】系统发育进化的构建,分类学的研究方法,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组成。
【了解】如何利用NCBI查找并比对序列,多序列比对及引物设计,线粒体基因组的拼装与注释。
【思政目标】在国境口岸一线工作中,为了缩短通关时间,保证通关效率,做到既把关又服务,应当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和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起来,在保证鉴定效率的基础上,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因此,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勇于创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第七讲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掌握】干细胞的概念、来源、分类和基本特征。
【熟悉】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异同点。
【了解】干细胞发展简史、干细胞研究存在的问题。
【思政目标】中国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标志着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的成熟,结合我国当代杰出的医学家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攀登,为国争光。同时引导学生认清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曲折的历史和研究现状,教导学生有责任也有这个能力继续将其发扬光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
第八讲 干细胞诱导的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
【掌握】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体转干小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功能。
【熟悉】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特征的比较,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分子机制。
【了解】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思政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获得多能干细胞及其在临床上成功应用的突出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崇尚科学、治病救人的使命感。
第九讲 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化学研究
【掌握】分子克隆技术。原核表达的一般过程。应对蛋白质不可溶性表达的一般策略。蛋白质的亲和纯化。酶动力学分析方法。
【熟悉】定点突变技术。蛋白质结晶的方法。晶体X衍射技术解析蛋白质结构的一般流程。
【了解】核磁共振技术和冷冻电镜技术解析蛋白质结构。计算机辅助的药物设计。
【思政目标】通过讲解如何判断晶体质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不可以貌取人,并且平时要注重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
第十讲 基于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免疫调控机理
【掌握】虾青素对生物体免疫性能的影响。
【熟悉】小鼠或大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抗体水平等的检测方法。
【了解】 蛋白质组学分析关键蛋白组表达丰度的变化和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物的差异
【思政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天然产物对生物体免疫性能影响的发展前景及成果,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
第十一讲 蛋白质组学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掌握】蛋白质组学的定义,蛋白质组与基因组学的联系与区别,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基本支撑技术,
【熟悉】蛋白组学研究过程,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及应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数据库应用。
【了解】蛋白质组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蛋白质组学与其它组学的联系,及其在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中的重要性;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的作用与地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蛋白质组学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思政目标】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现代医学先进技术的学习,激发医学研究生努力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我国医学科研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内容 |
课堂讲授 |
实验课 |
小计 |
第一讲 肿瘤发生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二讲 肿瘤治疗和炎症反应中的巨噬细胞极化调控 |
10学时 |
0 |
10学时 |
第三讲 肿瘤的精准诊疗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四讲 circ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五讲 mi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六讲 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七讲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八讲 干细胞诱导的分子机制与临床应用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九讲 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化学研究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十讲 基于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免疫调控机理 |
5学时 |
0 |
5学时 |
第十一讲 蛋白质组学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5学时 |
0 |
5学时 |
总计 |
60学时 |
0 |
60学时 |
四、教学方式
课程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启发诱导、提问、案例导入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网络教学、视频辅助等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布置作业,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及应用。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采用平时成绩与考核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方法。平时成绩以作业方式布置,着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按作业完成质量、考查成绩综合评定,以40%计入总成绩;考核采取综述撰写方式,以60%计入总成绩。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药立波,周春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参考书:《生物化学》(第4版),朱圣庚、徐长法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细胞生物学》(第五版),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医学生物学》,傅松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李毅,郑晓峰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高级生物化学》,李关荣,王学贵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七、大纲主要起草人、审阅人
主要起草人:顾玮,郭俣 2022年4月 27 日
审阅人:武文娟 2022年4月 27 日